【中国教育在线】美育融教,匠心铸魂

——党建引领美育融合工科人才培养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5-11-13浏览次数:12

一、贯穿党建引领,以美铸魂筑牢思想根基

2025年,粮食与食品药品学院党总支立足学院发展实际与工科人才培养需求,创造性提出将美育工作与党建工作、人才培养深度结合,探索特色育人新路径。全院上下统一思想,深刻认同美育对工科学生的独特价值——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创新思维、涵养工匠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坚实思想基础。在此过程中,学院党总支始终坚守“融美于教、以育铸匠”育人理念,将美育贯穿思想引领、专业教学、实践活动全过程,引导学生在审美浸润中提升道德修养、筑牢信仰之基,在专业学习中涵养工匠精神、强化时代担当。具体实践中,各层面协同发力,党总支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以党建活动搭建美育融合平台,结合端午开展“党旗引领传文脉 香囊寄情润民心”社区活动、组织教师参观非遗场馆、红色主题画展并开展主题党课,让红色基因与文化之美浸润人心。学院教师党员聚焦“课程美育”,在粮食工程技术、药品质量检测等工科课程中挖掘工艺流程的规范美、仪器设备的精准美、产品品质的安全美,结合案例教学、项目实操,实现“以美启智、以美铸匠”;学生党支部组织学生党员走进美术馆参观“学习杰出楷模 建好恩来家乡”书画展,开展“笔墨润初心 丹青铸信仰”艺术党课,推动美育与专业启思、时代担当结合,引导学生将艺术感悟转化为学习动力与服务行业的自觉。

二、赓续文化基因,以美润心提升人文素养

粮食与食品药品学院在推进党建特色品牌建设过程中,深度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美育价值与育人内涵,以文化浸润为抓手、以美育赋能为路径,多角度、全方位构建“传统文化+专业实践+美育熏陶”的文化育人新格局。学院既注重传承传统文明,将传统文化中的诚信美德、传统技艺中的工匠精神与美育中的审美追求相融合,为学院发展积淀厚重的文化底色;更着力推动校园文化、专业文化与美育文化同频共振,让学生在文化浸润中提升人文素养、涵养专业情怀。学院依托粮食安全科普宣讲社团、烘焙社团、中药志愿服务小分队等平台,紧扣传统文化重要时间节点与专业特色,开展兼具文化性、实践性与美育性的特色活动。在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开展特色食品制作活动,让学生在揉面塑形、创意点缀中感受传统饮食文化的美学韵味,在实践操作中践行专业技能,实现“以美践学、以学传文”;在世界粮食日、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组织师生开展科普宣讲,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生动易懂的文化传播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让公众感受工科专业的严谨之美、实用之美;结合四季时令气候特点,中药志愿服务小分队的师生们走进社区,开展中药养生讲座、用药安全知识宣讲,同步展示中药标本的形态之美、配伍之妙,将专业技术与人文素养、美育熏陶深度融合,切实增强师生的专业认同感与文化自豪感。

三、培育党性修养,以美践行淬炼时代担当

粮食与食品药品学院党总支深刻把握“育人初心”与“时代使命”的内在联系,明确育人的根本目的在于服务人民、贡献社会。专业价值的实现,需以“实践”为桥梁,将党建与美育的成果从校园延伸至社会,让专业所学与为民服务深度融合。学院党建工作始终以党员师生为核心力量,充分发挥其模范引领作用,积极打造兼具党性锤炼、专业实践与美育浸润的实践育人体系。学院教工党支部多次组织党员教师走进企业、社区,开展安全用药、中医药养生、粮食安全等科普讲座,教师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专业知识,在为人民服务的奉献中深化对党性的理解。学生党支部同样以实践为抓手,打造“党建+志愿服务”品牌,积极开展服务育人活动。2025年7月,学院“怀农”志愿服务队奔赴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小新街乡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围绕“心相连 促振兴”主题,通过知识讲座、技术咨询等方式助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在这场跨越千里的实践中,师生既在专业技术服务中锤炼了技能,更在为边疆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体会“奉献之美”,让党性修养在扎根基层中得到升华。这种服务育人模式,既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价值的引领与美的传播——它将党建引领的方向、美育熏陶的温度与专业实践的深度紧密结合,让师生党员在社会实践中坚定初心、砥砺担当,真正实现“融美于教、以育铸匠”的育人目标,让“服务人民、贡献社会”的时代担当,成为党性修养与美育浸润的生动注脚。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3999178049377281882&item_id=13999178049377281882&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